黄庭坚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其笔墨间流露出浓厚的宋代风骨,他的作品以“瘦硬”著称,“沉着痛快”、“纵横奇倔”,展现出一种刚健有力的美感;同时又不失温润之姿、“清劲秀拔”,在章法布局上追求变化多端、错落有致的效果;“大疏中密”、虚实相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意足我自若”“随人作计终后人”(《豫园丛说》卷二)是他对书法的态度和理念所在——强调个性与自我表达的重要性而不过于拘泥传统规范或他人影响下的创作模式——“不践古人陈迹一语”——即不被前人的窠臼所束缚敢于创新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从而使得他成为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家级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黄山谷,即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兼政治家的“涪翁”或称其字鲁直先生,他的名字在文学史上熠生辉,《宋史》有传;更因其独树一帜的书艺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之一。“苏(轼)米”(苏轼和米的芾)、蔡襄之后,“尚意之境”——这一由宋朝文人所开创并引领的时代风气中尤为突出的一支便是以他为代表的江西派系了[1],本文将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位文化巨匠及其独特的书写风貌——“‘点画劲健’中的韵律美”、“结构奇崛而不失自然流畅”,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等几个方面来全面展现其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内不可忽视的地位及影响力,[2] 此外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是通过笔画力度下的精神气质展示出他在运腕时既注重力量控制又兼顾行进轨迹的自然性; 二是在规矩之外寻求自由表达形成自己独有的面貌 ; 三是结合个人经历和文化内涵分析其对社会现实深刻思考的结果 ,最终得出结论 : 以 ‘峻拔挺秀 、纵横跌宕 ’ 为核心特色 , 并融合 了儒家思想 中 所倡导 的正大光明 与道家庄子式超然物外两种截然不同但又能相互渗透互补哲学理念为根基 ; 再辅之以精湛技艺 和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感悟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且影响深远地一位 文 人 书 法风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