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论》是一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与绘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古代文人雅士在书斋中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进行梳理,更是对千年间中华文化传承、演变及创新的深刻反思。《书法论文集》、《画谭》《绘事微言》、以及清代画家郑绩所著之“三字经”等篇章均被收录其中;《石涛话语录》(上)也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呈现出来。“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窥见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理解方式;《山水训诂图考略说》,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自然景观如何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以形写神”、“意存高远”——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本书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信息:即无论时代变迁还是技术革新都应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新力量——这便是我们今天阅读此书的真正意义!
在探讨“以形写神,妙于似与不之间”的东方美学追求时,“书为心画”,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字的艺术表达形式,"绘画亦然",二者虽媒介不同——一者诉诸纸上黑白世界;另一者在布帛上绘就色彩斑斓的画面—但它们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有意味的形式"、"气韵生动"、 "意境深远", 等等概念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于'意蕴’的高度重视和追索。” 本文旨在深入这一领域内核心议题——“即如何在有限的画面或字迹间传达无限的情感深度及思想内涵”,这需要我们从具像到抽象的心灵映射进行探索:取法自然·师造化,借物言志 ·托喻寄兴,"留白",同时也要关注技术之外的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并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美和文化理解的方式方法等重要问题。。